友善列印
藝文

打造臺東成為南島文化原鄉 文化處出版中、英雙語繪本

2025-08-11 發佈 陳麗如 臺東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,出版《雲之此端‧彼端-卑南陶器古雲紋印記探索》中、英雙語繪本,並且舉辦新書發表會。
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,出版《雲之此端‧彼端-卑南陶器古雲紋印記探索》中、英雙語繪本,並且舉辦新書發表會。

臺東縣南島文化資源豐富,縣府文化處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,將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的國定卑南遺址多年研究成果,集結出版《雲之此端‧彼端-卑南陶器古雲紋印記探索》中、英雙語繪本,今(11)日在臺東藝文中心舉行新書發表會,正式向大眾揭示早在數千年前,臺東就是海外文化交流地,也希望藉此提升國際能見度及連結強度。
 
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長李吉崇表示,臺東縣擁有豐富的南島文化資源,國定卑南遺址不但是臺東縣重要文化景點,更是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,在縣府團隊的努力下,始終跟史前館保持合作關係,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合作成果:《雲之此端‧彼端》繪本出版。

 

李吉崇指出,臺東縣政府近年來推動南島文化原鄉政策,首重豐富個人南島經驗,並且向外拓展與世界南島語族的交流互動。因此繪本出版以中、英文雙語呈現,希望讓國內外讀者能夠深刻了解臺東縣的南島文化底蘊。未來也將把繪本配送到臺東大學、縣內高中職、鄉鎮市圖書館典藏及各大書市進行推廣。

 

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蔡政良表示,三、四千年前,臺東就已經人聲鼎沸,有非常繁榮的景象與文化交流活動。菲律賓有句名言,你必須回望過去,才能看清走向未來的路。臺東是個寶地,未來希望中央與地方各界一起攜手合作,共同走向美好的道路。

 

繪本作者史前館副研究員葉美珍及其團隊,歷經多年對卑南遺址出土陶器(陶片)上的古雲紋進行探究,發現本土卑南文化與海外的越文化,早在數千年前就已在臺東進行文化交流,以出土陶器的捲雲紋做為切入角度,並以繪本方式向大家訴說精彩的故事。卑南文化人的陶器製作風格更是因此受到外來越文化的影響啟發,開創了三和文化的鐵器文明時代。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的轉變過程,成為繪本故事主軸之一。

 

《雲之此端‧彼端》新書發表會,除了有表演團隊開場表演以外,繪本作者葉美珍在現場暢談分享繪本創作理念,文化處長李吉崇也主持贈書儀式,由公東高工校長李恭榮代表縣內高中職校及各校接受。另外,會中提供現場民眾有獎徵答,有五位幸運的民眾獲得新書,帶動活動現場氣氛。

相關新聞